读书心悟

”读史使人明智,读诗使人聪慧,演算使人精密,哲理使人深刻,道德使人高尚,逻辑修辞使人善辩。 “

———— 培根《论读书》

为什么读书?

”你的梦想是什么?“
”长大以后我要当一名科学家。”

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经历,我也如此,而它在当初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这样一颗种子:读书是为了当一名科学家

上了中学之后,老师和家长都会告诉我们要好好读书,将来才能考上一所好大学,有个好文凭才能找到好工作,以后才能坐办公室,而不用下地干活。此时才意识到,读书是为了有个好文凭,找份好工作,至少不用干苦力活。

大二那年,遇到一位家长,他始终认为读大学也是为了一个文凭,其它都不重要。

大学毕业后,从医学专业转行进入计算机安全行业,发觉那学历文凭于己没有太大用途了,只要是个本科就够了,这也是国情所定。此时才意识到,读书是为了丰富个人修养,是为了拥有一技之长,能够靠它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。

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,慢慢意识到,其实读书的目的总结起来就一句话:为了拥有更多的选择权

正如龙应台在《亲爱的安德烈》中所述说的那样:

孩子,我要求你读书用功,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,
而是因为,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,
选择有意义、有时间的工作,
而不是被迫谋生。
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,
你就有成就感。
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,
不剥夺你的生活,
你就有尊严。
成就感和尊严,给你快乐。


读完即忘,为何仍要读书?

也许经常有人会问,书读完就忘记了,那读书还有什么用呢?

如果是我,我会这样回答:”每日三餐吃完又拉,为何又还要吃饭呢?也许吃几天饭没能看出什么变化,但小孩子吃到成年呢?那变化够明显吧。读书亦是如此,短期看不出变化,但长期它会慢慢变成我们血肉的一部分,相伴一生!

王阳明《传习录》中有一段话:

一友问:“读书不记得,如何?”
先生曰:“只要晓得,如何要记得?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,只要明得自家本体。若徒要记得,便不晓得;若徒要晓得,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。”

深以为然,其实读书不用非得记得,能够理解书中道理即可。非得背诵强记,往往都是用来应付考试的手段。

《传习录》中说到,”如读书时,良知知得强记之心不是,即克去之;有欲速之心不是,即克去之;有夸多斗靡之心不是,即克去之。“

若能以不为考试、不为显摆、不为私欲,只以无心之心而读书,则足矣!

读书方法

春节刚好读完一本叫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,虽没想像中那般好,但书中所提的4种阅读层次还是可以当作参考的。

  • 基础阅读:小学至初中的语文功底就足够了,即能够识字,读懂字面意思即可。

  • 检视阅读:换言之,即快速阅读,该层次可分为2种方法。
    1、系统化略读:比如通过书名、目录、序言、作者介绍、随手阅读几个段落等方式来判断该书的分类、主题以及内容质量,我一般就是通过此方式来判断买不买书的。对于一些专业书籍,就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才能有更好地做出判断。
    2、快速性通读:即不求甚解地快速通读全书,若有必要,再有侧重地细读一遍。

  • 分析阅读:原书写得有点复杂,个人觉得没必要,只要能够分析清楚书本的主题内容、全书结构、理解书中观点或原理,带着问题去书中求解,看能从中找到答案吗,读完之后能够准确地评价该书,这就差不多了。

  • 主题阅读:最高层次的阅读方式,根据同一主题内容去阅读多本同类书籍,因此也叫比较阅读。往往运用在主动研究某个领域所采取的方法。

比如想研究移动安全,我可能会去china-pub上查找相关书籍,通过检视阅读的方式去挑选出一些相关的安全书籍,然后就是采用分析阅读的方式一本本读下去,必要的话做一些笔记,完成之后也即是完成主题阅读方式了。可以看到,越高级的阅读层次其实已经包含了更低级层次的阅读方式。

为了规划自己的读书计划,我会用iPhone上的”提醒事项“这个app来记录和规划自己每月的阅读书单,当然其它一些需要记录提醒事项也会一并写上。一来可以方便随时记录想看的好书;二来可以提醒自己。

后记

中小学时代,读书大多是为了考试,总是有些不情不愿的,所以那时并不是那么喜欢读书。

上大学之后,由于兴趣开始自学计算机,记得当时整个暑假就拿着《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》和《ASP从入门到精通》两本书每天不停地学习,后来也会找一些社科历史等文科书籍来阅读。

渐渐地才意识到,其实我是喜欢读书的,只是被应试教育所毒害过。

所以能够以兴趣为导向,无欲无求,以无心之心而读书,或许才是最佳的读书状态。

附录

1、《购书心得》:关于信息安全方面的相关书籍推荐

2、《给计算机初学者的书籍推荐》:给初学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一些基础课相关的经典书籍推荐。